产品展示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畅聊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

发布日期:2024-12-21 03:29    点击次数:126

11月22日,2024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学术年会在重庆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代表齐聚,围绕“更新设计·设计更新”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2024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学术年会现场。记者 周双双 摄

城市设计不仅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也是特定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下改良城市的公共政策安排。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存量更新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怎样顺应时代需要展开城市设计,并不断更新理论与技术方法以助力城市更新,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存东在城市更新尤其是在景观设计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活动中,他以《城市更新中的景观设计实践》作主旨报告,在他看来,正如同景观设计中的花草树木都是鲜活的一样,城市更新也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既要考虑人的需求,又要兼顾自然的平衡,还要融合考虑市政、交通、公共艺术等各类要素,进行专业一体化的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李和平,以重庆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城市更新的设计实践为内容,作《人民城市的设计时间》主旨报告。他认为,人民城市要体现人民性,就需要解决城市属于谁、城市依靠谁、城市为了谁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在重庆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城市更新项目中,确定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人民的城市”的目标,以三大建筑以及相关片区的更新改造,为市民创造了精致、宜居、乐居空间,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交往共享和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和第一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重庆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下足“绣花功夫”。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我市构建了“1+2+N”的城市更新管理制度,形成了由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与年度计划、更新片区策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组成的规划计划体系。不仅创造出洪崖洞、李子坝、磁器口、山城巷、民主村等大量富有文化韵、烟火气与幸福感的城市空间,更实现了城市文脉延续、环境改善、活力提升和特色塑造等方面的目标。截至目前,重庆有20余项城市更新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世福在《设计赋能城市更新的思考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中提到,城市更新可见于日常生活,城市包容力有多大,城市更新的能力就有多大,当面对不理想的城市环境时,就要用更新的设计赋能,去创造新的场景,回应老百姓的需求。

大田湾文化宫重庆李存东城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